孕期急性肠炎怎么办
孕期急性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制剂、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孕期急性肠炎通常由饮食不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初期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尝试,如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渐过渡到稀粥、软面条等半流质,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症状改善后可少量多餐进食馒头、苏打饼干等低纤维碳水化合物。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饮用少量温开水或淡盐水,24小时补液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可交替饮用苹果汁稀释液与米汤,既能补充水分又可提供适量电解质。若出现尿量减少或尿液深黄需警惕脱水加重。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每包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服。妊娠期推荐选择低渗型配方,每小时饮用500-1000毫升直至腹泻停止。注意不可用运动饮料替代,因其糖分过高可能加重渗透性腹泻。
4、使用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每日2-3次温水冲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对细菌性肠炎效果较好,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使用前应确认菌株安全性,避免选择含肠球菌的复合制剂。
5、遵医嘱用药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每次3克用50毫升温水调服。严重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但需排除过敏史。禁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以免抑制肠道蠕动导致毒素吸收。
孕妇出现发热超过38.5℃、血便、持续呕吐无法进食、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食材新鲜度,肉类充分加热,避免生冷食物。便后及进食前规范洗手,餐具定期煮沸消毒。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肠黏膜修复。症状缓解后2周内仍应保持清淡饮食,逐步恢复膳食纤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