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主要用于寒凝疼痛、呕吐泄泻、脘腹胀满等症状。吴茱萸是中医常用药材,其功效和作用主要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助阳止泻、燥湿化痰、杀虫止痒。
1、散寒止痛
吴茱萸性热味辛,能温通经脉、驱散寒邪,对寒凝气滞引起的头痛、胃痛、腹痛有缓解作用。寒邪侵袭胃肠可能导致脘腹冷痛、腹泻,吴茱萸常与干姜、附子配伍使用。寒性痛经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吴茱萸成分的艾附暖宫丸。
2、疏肝下气
吴茱萸能疏解肝郁气滞,改善肝胃不和导致的胸胁胀痛、嗳气吞酸。肝气犯胃时可能出现呕吐酸水、食欲不振,吴茱萸常与黄连配伍制成左金丸。情绪焦虑引发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含吴茱萸的舒肝和胃丸。
3、助阳止泻
吴茱萸能温补脾肾阳气,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肾阳不足可能导致黎明前腹痛腹泻,吴茱萸常与补骨脂、肉豆蔻等组成四神丸。慢性肠炎患者须经中医辨证后使用吴茱萸配伍的固肠止泻丸。
4、燥湿化痰
吴茱萸具有燥湿化饮功效,可用于痰湿内阻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寒痰咳嗽时可与细辛、干姜同用,制成苓甘五味姜辛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吴茱萸的苏子降气丸。
5、杀虫止痒
吴茱萸外用能杀虫解毒,对疥癣、湿疹等皮肤瘙痒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将吴茱萸研末与凡士林调敷患处,或配伍苦参、白鲜皮煎汤外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需配合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使用。
使用吴茱萸需注意其辛热燥烈性质,阴虚火旺者慎用。内服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引起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孕妇禁用吴茱萸,高血压患者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