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什么引起的长期痛经有什么危害
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等因素引起,长期痛经可能诱发贫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危害。痛经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主要表现有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等症状。
1、前列腺素分泌异常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会释放过量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常见于年轻女性,伴随恶心、出冷汗等症状。可通过热敷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
2、子宫位置异常
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倾可能阻碍经血排出,引发痉挛性疼痛。此类结构性异常可能由先天发育或盆腔手术导致,常伴有经血颜色发暗、排出不畅。建议采取膝胸卧位改善体位,严重者需进行子宫悬吊术。
3、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炎会导致经期盆腔充血加重,疼痛多从经前持续至经后,分泌物增多且可能有异味。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出血,形成盆腔粘连病灶。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控制病灶发展。
5、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增生,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疼痛呈持续性且月经量增多,超声显示肌层蜂窝状改变。轻症可用复方炔诺酮片调节,重症需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
长期痛经患者应保持经期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每日记录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定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预防贫血,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非经期腹痛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恶性肿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