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骑跨是什么
主动脉骑跨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指主动脉同时骑跨在左右心室上,导致血液混合流动。通常与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心脏疾病相关,需通过心脏超声或CT确诊。
主动脉骑跨的核心病理特征是主动脉根部位置异常,其开口跨越室间隔缺损部位,同时接受左右心室的血液。这种畸形会导致氧合血与非氧合血混合,引发全身缺氧症状。典型表现为出生后逐渐加重的紫绀、活动耐力下降及杵状指。部分患儿可能伴随肺动脉狭窄或室间隔缺损,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
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可直观显示主动脉骑跨程度及合并畸形,心脏CT能三维重建血管走行。心导管检查可测量心腔内压力及血氧饱和度,但目前已较少作为首选。新生儿筛查中若发现心脏杂音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高度警惕此类畸形。
未经治疗的主动脉骑跨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慢性缺氧会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增加血栓风险。脑脓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显著升高。长期心室负荷过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或晕厥等危急症状。
治疗需根据具体解剖畸形制定方案。轻度骑跨可暂观察,中重度需手术矫正。根治手术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肺动脉瓣成形及主动脉位置调整。分期手术常见于复杂病例,先行体肺分流术改善缺氧,待条件成熟再行根治。介入封堵术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室间隔缺损。
术后管理对预后至关重要。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心律失常及残余分流。限制剧烈运动可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降低感染风险。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主动脉骑跨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铁剂改善缺氧症状。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出现气促、紫绀加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家长应学会识别缺氧发作征兆,如突发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及时采取膝胸体位缓解症状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