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预后的注意事项
肺栓塞预后需重点关注抗凝治疗管理、活动能力恢复、并发症监测及生活方式调整。主要措施包括规律用药、渐进式运动、定期复查、识别出血倾向、控制基础疾病等。
1、抗凝治疗管理:肺栓塞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在目标范围。用药期间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表现。2、活动能力恢复:急性期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从床边坐起、短距离行走开始,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静脉血流淤滞。康复期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3、并发症监测:定期复查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警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咯血、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4、识别出血倾向:抗凝治疗期间需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出血点,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发生严重头痛、视物模糊时需排除颅内出血。5、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深静脉血栓、房颤、肿瘤等原发病,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肥胖者需通过饮食运动减轻体重。
肺栓塞预后阶段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预防血液浓缩,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穿着医用弹力袜可改善下肢静脉回流,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每小时活动下肢。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若需拔牙或手术需提前告知医生抗凝用药史。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应对突发情况。每3-6个月至呼吸科或心血管专科随访,根据病情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