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会得哮喘呢

发布时间:2020-11-2062010次浏览

在家长给孩子吃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是否会给孩子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有些药物就可能让部分小孩出现哮喘的症状。除了药物原因外,还有一些因素有可能导致我们患上哮喘,下面就是为什么会得哮喘的介绍。

1、自身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家族中若是有过哮喘病史的话,其患病的危险性将会高于常人很多倍。而且,该病的发生还与人体的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2、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各种变应原、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刺激性气体、职业因素、气候、剧烈的运动、饮食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细节。

3、过敏源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会对某些物质存在过敏性,这不仅影响了健康,而且还增大了患哮喘的危险性。医学上,将其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

4、不当的运动。在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此时一般会采用口呼吸。专家指出,用口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呼吸管道,会较冷、干,其中含有较多的微粒,所以大量吸入的话,也会增加患病的危险。

相关推荐

01:59
哮喘最好锻炼方法一招见效
哮喘没有一招见效的方法。哮喘患者可以进行体能锻炼,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骑车、瑜伽等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这些情况。锻炼时选择干净的环境,避免在灰尘、花粉较多的环境下运动,以免引起哮喘发作。同时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适宜,户外运动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戴口罩。哮喘患者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比如打篮球等。哮喘患者还可以练习腹式呼吸,呼气时收缩腹部,经口呼出,用鼻子吸气,呼气时间应长于吸气,吸气后腹部自然鼓起,每次锻炼5分钟。
突然哮喘发作怎么办
哮喘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哮喘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哮喘患者造成健康的损害,不过,幸而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哮喘的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
得了哮喘会遗传吗
得了哮喘会遗传吗?对于这个问题是很多的患上疾病的中年人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哮喘疾病是很常见的呼吸道的疾病,对人们的伤害是很大的,我们都应该知道哮喘疾病在发病的时候的危害,如果这
什么原因会导致哮喘
大家都想知道什么原因会导致哮喘,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大的机体,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系的,过敏性哮喘的病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很好地进行预防的,引起过敏性
患有哮喘临床症状
患有哮喘临床症状主要是喘气急促,咳嗽,胸闷等,有时候会伴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的会引起死亡,有哮喘的人不应该长期做有氧运动,如果患有哮喘,需要高度重视,并且及时治疗,不然会引起停止呼吸,死亡的严重结果。
哮喘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哮喘不能吃鱼、虾、蟹、蛋类、牛奶。如果在生活中摄入食物过敏原:米面类、鱼肉类、乳类、蛋类、蔬菜类、水果类、调味食品类、硬壳干(如腰果、花生、巧克力等)类等食物均可成为变应原,引起皮肤、胃肠道、呼吸系统过敏。因此哮喘患者在环境因素中应避免某些激发因素,包括吸入物,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还要避免食物的摄入。花生、芝麻和棉子等油料作物主要与这类食物的高蛋白质含量有关,特别是生食容易诱发过敏性哮喘。这些食物在加工成油品后,很少引起过敏症状。,这些食物不应该生吃,必须在食用前进行油炸,煮沸或加工,以减少过敏性哮喘的发生率。小麦、谷物很少会诱发食物过敏性哮喘。然而,报告显示经常接触小麦、谷物的面包师哮喘发病率很高。可能患者经常与面粉接触,特别是与已经储存了很长时间的面粉接触。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61149次收听

哮喘如何治疗
哮喘的在治疗上需要进行适当规则的用药,尤其是抗炎药物和平喘药物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和频率,及时控制住病情,平时需要进行预防哮喘的发生。哮喘治疗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每天长期需要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是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等。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的药物,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的症状。包括速效吸入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全身使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生一般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在使用缓解药物等的同时,需要进行抗炎治疗,改善患者胸闷、气喘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9684次收听

02:00
哮喘不能吃什么
对于哮喘患者来讲,一般在饮食方面没有特殊的推荐,不能吃海鲜,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不建议用阿司匹林的药物。由于大部分的哮喘患者都是过敏性哮喘,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的诱发因素。哮喘的病人不能吃什么,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做过敏原检查,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患儿对哪些食物或者药物过敏,严格回避接触。一、有哮喘不能吃海鲜,可能引起哮喘及腹胀,致使呼吸困难。二、要多吃新鲜的瓜果和蔬菜,比如萝卜、白菜等,多喝温开水,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三、哮喘患儿不建议用阿司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可以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性支气管炎严不严重
哮喘性支气管炎不严重。哮喘性支气管炎,可能大多数情况会单纯地提到哮喘,或说单纯地提到支气管炎,没有哮喘性支气管炎这样一个诊断,临床上会出现喘息性支气管炎这样一个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幼儿,会出现类似于咳嗽、喘息、咳痰这样一些症状,严重的会进展为哮喘。平时临床上所说的哮喘,是以发作性的喘息为特点,表现为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的泡沫痰,同时这个症状是反复发作过程,可以经过治疗缓解,也可以不经过治疗自行缓解。
语音时长 01:09

2019-12-11

54212次收听

哮喘如何自我管理
哮喘患者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药物知识,比如在哮喘发作期要会使用哮喘缓解类的药物,比如一些吸入的激素或者是β2受体激动剂,或者是口服的一些平喘药。还有哮喘患者要远离能够诱发哮喘的危害因素,再一个就是要平静地等待,观察症状是否缓解。
02:18
小孩有哮喘能喝牛奶吗
只要不是因喝牛奶引起的哮喘,是可以喝牛奶的。但是如果他对异类的蛋白质过敏,是不能喝牛奶的。引发哮喘的病因有:一、过敏原。过敏物质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可以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和毒素。第二类,吸入性的过敏原,包括自呼吸道吸入,主要是一些花粉、尘螨类的,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的变异源,在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吸入性的变异源所致的哮喘往往与发作季节、地区和居住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一旦停止接触,症状即可减轻或者消失。第三类,食物性的过敏原主要是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二、非特异性的刺激性物质,如灰尘、烟雾、气味。三、气候可以引起这个哮喘的发作。四、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以及运动因素可以引发哮喘。
02:33
孩子哮喘能根治吗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患,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多种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哮喘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减少它的发作和减轻它的发作强度,而不只是强求做完全的根治。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哮喘没有特殊的病因来有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哮喘的完全治愈在临床上只能是初步的缓解和长期的控制。
哮喘的饮食禁忌
哮喘患者食物禁忌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是不能吃过敏的食物。因为哮喘病人过敏的来源,除吸入性来源外,还有很多食物来源。比如,很多哮喘病人会对坚果过敏,对许多水产品,如鱼、虾、蟹过敏,甚至对一些特定的水果过敏,但这是个体化的。所以,哮喘病人一定要明白自己对哪种食物不耐受。有两个办法知道食物不耐受:第一,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查食物过敏原;第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吃某种东西以后长皮疹、腹泻,肯定是过敏。但是有的时候,患者拿到化验单会发现,化验单很多食物都有过敏现象;但实际生活中却没有问题。当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和实际生活体验中发生矛盾时,以实际生活体验为准。对哮喘病人的食物禁忌就一个标准,自己是否过敏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准。但是有过敏性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水产品、坚果等,如果既往用过这些食物没有问题,就继续食用;如果基本没有尝试过这种新鲜的食物,比如从国外带来的水果,就别轻易尝试。
语音时长 02:20

2018-09-21

59883次收听

什么是导致哮喘的原因
过敏是导致哮喘的原因,哮喘病是比较特殊的疾病,它是因为人体对某些物质的过敏而引起的。哮喘是人体对很多物质的过敏反应,所以哮喘患者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而且哮喘是有遗传性的,家里面其他的人可能不一定发作成哮喘,但是稍微旁系的亲属有过敏的疾病或者容易出现荨麻疹等过敏的疾病,发展到患者身上,有可能他的过敏表现就是哮喘。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14

57038次收听

03:09
如何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如果想要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最重要的是,哮喘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患有哮喘的病人,应该及时寻找引发哮喘的诱因,要注意脱离过敏原。除此之外,哮喘的患者需要长期按医嘱服用控制哮喘的药物,只有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患者,比如一些季节性非常明显的病人,只是对于春季的花粉过敏。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可以在春天连续使用三个月的药物,进行治疗。哮喘患者禁忌擅自停药,否则,容易引起哮喘的大发作。对于一些缓解期的哮喘患者来说,应该积极地参加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并且,哮喘患者的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从夏季用冷水洗脸,做简单的深呼吸动作开始,再散步,然后小跑步、练气功,直至进行较大运动量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