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机制
利多卡因通过阻断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治疗。
利多卡因属于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钠通道有关。在心肌细胞去极化过程中,钠通道开放导致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利多卡因可选择性结合失活状态的钠通道,延长其恢复时间,从而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这种作用在缺血或受损心肌组织中更为显著,能有效抑制异常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消除单向传导阻滞,打断折返环路。药物起效迅速,静脉给药后1-2分钟即可发挥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需持续输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变化,警惕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评估患者肝肾功能。该药不宜用于窦房结功能不全、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心动过缓患者。用药期间建议保持心电监护,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用加重心脏抑制。日常需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钾镁离子有助于稳定心肌电活动,减少心律失常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