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肤病都有哪些危害呢
牛的皮肤病可能引发局部感染、生产性能下降、继发系统性疾病、传染风险增加以及动物福利问题等危害。常见皮肤病包括真菌性皮炎、螨虫病、细菌性脓皮病、过敏性皮炎以及营养代谢性皮肤病等。
1、局部感染
皮肤病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细菌或真菌的继发感染。例如葡萄球菌感染会引起化脓性病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形成深层溃疡。感染部位可能出现红肿、渗出液或结痂,严重时需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控制。
2、生产性能下降
皮肤病变会引起瘙痒或疼痛,导致牛只采食量减少、反刍时间缩短。长期皮肤问题可能使奶牛产奶量下降,肉牛增重减缓。寄生虫性皮肤病如疥螨感染还会造成皮毛质量劣化,直接影响经济价值。
3、继发系统性疾病
严重皮肤病可能通过皮肤破损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某些真菌性皮炎产生的毒素可能引起肝脏损伤,过敏性皮炎可能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这类情况需配合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或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全身治疗。
4、传染风险增加
传染性皮肤病如钱癣、口蹄疫继发性皮炎等可在牛群中快速传播。接触传播可能通过饲槽、栅栏等设施扩散,某些寄生虫病还能通过蚊蝇等媒介传播。需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或灰黄霉素片进行群体防治。
5、动物福利问题
慢性皮肤病会导致动物持续不适,表现为频繁蹭痒、摩擦或舔舐患处。严重病变可能影响正常站立或卧倒,长期应激会降低免疫力。这类情况需改善饲养环境,并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配合环境消毒处理。
日常需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定期进行体表检查,发现皮肤异常应及时隔离处理。饲料中补充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有助于皮肤修复,严重病例建议联系兽医进行系统治疗。群体饲养时需建立皮肤病监测机制,对发病牛只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