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痒
夏季皮肤痒可能与蚊虫叮咬、汗液刺激、日光性皮炎、湿疹、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止痒药物、避免暴晒、穿透气衣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
1、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是夏季皮肤痒的常见原因,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炎症。被叮咬后不要用力抓挠,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涂抹炉甘石洗剂或丹皮酚软膏缓解瘙痒。若出现大面积红肿或发热,需就医排除虫媒传染病。
2、汗液刺激
夏季出汗增多,汗液中的盐分和代谢废物可能刺激皮肤,尤其在皮肤褶皱处易引发间擦疹。表现为局部潮红、刺痒,严重时会出现糜烂。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出汗后及时擦干,可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有助于减少摩擦和汗液滞留。
3、日光性皮炎
紫外线过敏会导致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严重时会有水疱。这类人群需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外出时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穿戴防晒衣帽。急性发作期可用冷水湿敷,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激素药膏。
4、湿疹
高温潮湿环境易诱发湿疹复发,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伴阵发性瘙痒。患者应控制洗澡水温在37℃以下,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尿素维E乳膏等保湿剂。急性期可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贴身衣物要选用无刺激材质。
5、真菌感染
足癣、股癣等皮肤癣菌感染在夏季高发,特征为环形红斑伴边缘脱屑和瘙痒。保持患处干燥通风,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顽固病例需配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真菌感染扩散。
夏季皮肤护理需注意保持环境通风干燥,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免皮肤屏障受损。饮食上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出现持续瘙痒、皮损扩散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切勿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药膏。日常可准备冰袋用于局部冷敷止痒,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