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有哪些典型症状
新生儿核黄疸的典型症状主要有黄疸加重、嗜睡、肌张力异常、吸吮无力、发热等。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沉积在脑组织引起的严重疾病,需立即就医干预。
1、黄疸加重
皮肤和巩膜黄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迅速加重,可蔓延至躯干及四肢,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这种进行性黄疸是核黄疸最突出的早期表现,需通过蓝光照射或换血治疗降低胆红素。
2、嗜睡
新生儿表现为异常安静、反应迟钝,难以唤醒或唤醒后很快再次入睡。这与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伴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需紧急进行白蛋白输注结合光疗。
3、肌张力异常
早期可见肌肉松弛呈蛙状体位,后期发展为角弓反张、四肢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基底神经节受损会导致永久性运动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注射液缓解痉挛。
4、吸吮无力
喂养困难表现为拒奶、吸吮反射减弱,常伴有呕吐。胆红素脑病影响脑干功能时,需鼻饲喂养保证营养,同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进程。
5、发热
部分患儿出现38℃以上高热,与胆红素毒性引发炎症反应有关。此时禁用磺胺类等竞争性结合白蛋白的药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并就医,住院期间保持患儿体温稳定,避免使用加重黄疸的药物如维生素K3。出院后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对遗留听力障碍或脑瘫的患儿需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