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的功效与作用点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等症状。
1、温中散寒
干姜性热,归脾、胃经,能有效驱散脾胃寒邪。对于因寒邪侵袭或饮食生冷导致的脘腹冷痛、腹泻等症状,干姜可通过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强消化酶活性来缓解。寒邪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使用干姜配伍白术、人参等药物效果更佳。
2、回阳通脉
干姜能恢复阳气运行,改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候。其有效成分姜酚和姜烯酚具有强心作用,能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临床常与附子配伍用于心源性休克抢救,但须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掌握剂量。
3、温肺化饮
干姜可温化肺中寒饮,对寒饮犯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清稀有效。其挥发油成分能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常与细辛、五味子同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冬季哮喘发作期患者用干姜煎汤代茶饮可减轻症状。
4、止呕降逆
干姜能抑制胃肠逆蠕动,对胃寒呕吐、妊娠恶阻有明显止呕效果。其所含姜酮类物质可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与半夏配伍时止呕作用增强。化疗后呕吐患者可用干姜片含服缓解症状。
5、抗炎镇痛
干姜中的姜辣素具有类似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炎症反应。外用干姜粉调敷可缓解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肿痛,但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使用干姜时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内热者忌用。日常保健可用3-5克干姜切片泡水代茶,搭配红枣可缓和刺激性。烹饪时加入干姜能去除水产寒性,但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10克。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上火症状时应停用,孕妇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储存干姜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发霉变质者不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