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败血症遗传之说
败血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发。败血症的发生主要与免疫功能缺陷、创伤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间接增加患病风险,但不存在直接遗传性。
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核心诱因是感染源突破局部防御进入血液。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老年人等更易发生败血症。严重烧伤、留置导管等医疗操作也可能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导致感染扩散。慢性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会削弱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部分遗传性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增加败血症易感性,这类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或补体系统缺陷。囊性纤维化等遗传病引发的反复肺部感染也可能继发败血症。但这类情况属于遗传病并发症,并非败血症本身具有遗传性。普通家庭中出现多名败血症患者时,更应考虑共同暴露于感染源或相似基础疾病的影响。
预防败血症需注重感染控制,包括规范处理伤口、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时治疗局部感染灶。高风险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
相关推荐
03:09
01:34
01:53
01:4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败血症怎样会得败血症
- 2 败血症是如何形成的
- 3 什么是败血症
- 4 严重败血症因为什么
- 5 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引起败血症
- 7 败血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 8 败血症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