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适应症有哪些
肠内营养适用于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无法经口进食或摄入不足的患者,主要有吞咽功能障碍、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等适应症。
1、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神经肌肉疾病等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通过鼻胃管或胃造瘘实施肠内营养。需选择均浆型或预消化配方,避免误吸风险。建议使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瑞代肠内营养乳剂等产品。
2、消化道瘘
食管瘘、肠瘘等患者需通过瘘口远端肠管进行喂养。低渣配方有助于减少消化液分泌,如百普力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需配合生长抑素等药物控制瘘口渗出。
3、短肠综合征
广泛肠切除术后患者需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首选含中链甘油三酯的要素膳,如维沃短肽型肠内营养粉。需监测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平。
4、重症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在肠功能恢复后,经鼻空肠管给予低脂配方营养。建议使用康全力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需配合胰酶制剂改善消化。
5、围手术期营养
大手术前后存在营养风险者,术前5-7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标准整蛋白配方如安素均衡全营养配方粉可改善术后恢复。需评估胃排空功能预防反流。
实施肠内营养期间需定期评估耐受性,观察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喂养时保持半卧位30-45度,每4小时检查胃残余量。管道护理需每日消毒固定,定期更换喂养装置。营养液温度保持接近体温,输注速度从20-30毫升/小时逐步增加。建议记录每日出入量及体重变化,配合康复锻炼促进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