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肌力下降和间歇性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疾病。
1、腰部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疼痛多位于下腰部,可呈钝痛或锐痛。疼痛在久坐、久站、弯腰或负重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能与椎间盘突出刺激窦椎神经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2、下肢放射痛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下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可使疼痛加重。
3、肢体麻木
神经根受压除引起疼痛外,还可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或蚁走感。麻木区域与受压神经根的支配区一致,如L5神经根受压可出现小腿外侧和足背麻木。
4、肌力下降
长期神经根受压可导致所支配肌肉的力量减弱。如L4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股四头肌无力,表现为上楼梯困难;S1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腓肠肌无力,表现为踮脚尖困难。肌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5、间歇性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需休息片刻后方能继续行走,称为间歇性跛行。这与行走时神经根充血水肿加重压迫有关,严重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站和腰部负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腰围保护。平时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增强腰椎稳定性。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肌肉健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