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和艾滋病症状区别
乙肝和艾滋病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病程进展和靶器官损害三个方面。乙肝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黄疸和乏力,艾滋病则以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和机会性感染为特征。
乙肝病毒主要攻击肝脏,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异常,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急性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进入无症状期后病毒持续复制,最终发展为艾滋病期,出现持续腹泻、体重骤减、口腔白斑等机会性感染表现。两者均可通过血液检测确诊,但乙肝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艾滋病感染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注意食品卫生和个人防护。两种疾病患者都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日常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但须避免服用未经医生指导的保健品或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