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与心绞痛的区别
胃疼与心绞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部位、诱因、伴随症状及疾病性质上。胃疼多位于上腹部,常与饮食相关;心绞痛则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多由体力活动诱发。两者可能分别由胃炎、胃溃疡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需通过心电图、胃镜等检查鉴别。
胃疼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灼烧感或胀痛,可能伴随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进食不当、空腹过久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容易诱发,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胃炎或胃溃疡患者疼痛具有周期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常见于夜间空腹时。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疼痛可向胸骨后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但通常伴有烧心感。
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放射。疼痛多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诱发,持续2-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在静息时发作,持续时间更长。患者常伴有胸闷、气短、出汗,严重时出现濒死感。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恶心等不典型症状,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建议突发胸痛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并坐下休息,若5分钟内未缓解或出现冷汗、呕吐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4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需完善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胃病患者应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