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起泡怎么回事
牙龈起泡可能由口腔溃疡、疱疹性龈口炎、创伤性血疱、黏液囊肿、牙周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牙龈起泡的常见原因,多与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或局部刺激有关。溃疡表面呈黄白色,周围充血,伴有明显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配合口腔溃疡散促进愈合,疼痛严重时可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
2、疱疹性龈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需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抗病毒,联合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家长需注意患儿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酸性食物刺激。
3、创伤性血疱
因咀嚼硬物或烫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紫红色血疱。小血疱可自行吸收,较大血疱需严格消毒后穿刺排液,使用西吡氯铵含片预防感染。日常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
4、黏液囊肿
唾液腺导管阻塞引发,表现为半透明蓝色囊泡,好发于下唇内侧。较小囊肿可观察,反复发作或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术后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牙周脓肿
牙周炎急性发作形成脓包,伴随牙龈红肿、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急性期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脓肿成熟后需切开引流。定期洁牙能有效预防复发。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牙龈起泡的关键,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瘦肉、鸡蛋和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牙龈起泡时禁止自行挑破,观察3天无缓解或伴随发热、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警惕感染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