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区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特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等,而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
1、病变部位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可出现在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等子宫外器官,甚至可能累及肠道或膀胱。腺肌症的病变仅局限于子宫肌层,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部结节样增生,通常不超出子宫范围。
2、病理机制不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等因素相关,异位内膜仍保留对激素的周期性反应。腺肌症则因基底层子宫内膜向肌层浸润生长,伴随肌层肥厚,病灶内内膜组织对激素反应较弱。
3、症状表现区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及不孕,疼痛程度与病灶部位相关。腺肌症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逐渐加剧的痉挛性痛经,子宫质地硬且压痛明显。
4、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巧克力囊肿表现为囊性包块伴密集点状回声;腺肌症则显示子宫肌层增厚伴栅栏样回声,病灶与正常肌层界限模糊。MRI可更清晰区分两者解剖学差异。
5、治疗策略侧重
子宫内膜异位症需根据生育需求选择药物抑制如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或腹腔镜手术。腺肌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轻症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重症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两类疾病均需长期管理,建议患者定期妇科检查,疼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缓解,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及症状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若出现贫血、不孕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