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牛皮肤病病因有哪些
引起牛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寄生虫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营养代谢异常等。牛皮肤病可能表现为皮肤红肿、脱毛、结痂、瘙痒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1、遗传因素
部分牛皮肤病与遗传易感性相关,如先天性鱼鳞病、遗传性角化不良等。这类疾病通常在犊牛期即可显现,表现为皮肤增厚、鳞屑增多。可通过选育健康种牛降低发病率,患病个体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
2、环境刺激
长期接触潮湿垫料、化学消毒剂或紫外线辐射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症状包括皮肤红斑、渗出液,严重时出现溃疡。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定期更换干燥垫料,避免使用强刺激性消毒剂是关键预防措施。
3、寄生虫感染
疥螨、蠕形螨等体外寄生虫会引发剧烈瘙痒和脱毛,常见于耳部、颈部皮肤褶皱处。可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驱虫治疗,同时对牛舍实施全面灭螨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4、微生物感染
葡萄球菌、毛癣菌等病原体可引起脓皮病或皮肤癣菌病,特征为圆形脱毛斑块伴皮屑。确诊需通过皮肤刮片镜检,治疗需联合使用恩诺沙星片剂和酮康唑乳膏等抗菌抗真菌药物。
5、营养代谢异常
锌、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角化障碍,表现为皮肤干裂、蹄部皲裂。需调整日粮配方,补充硫酸锌预混剂和维生素AD3粉,严重病例可肌注维生素A注射液。
预防牛皮肤病需建立综合防控体系,包括定期驱虫程序、保持圈舍干燥通风、提供均衡营养日粮等措施。发现皮肤病变应及时隔离病牛,由兽医进行病原学诊断后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日常可添加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对创伤部位及时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