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护理
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正确体位、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功能训练、心理社会支持等。小儿脑性瘫痪是由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需长期综合干预。
1、保持正确体位
采用仰卧位时头部需居中,肩胛带前伸,髋关节微屈曲,膝关节下垫软枕。侧卧位时注意肢体对称摆放,避免异常姿势固化。坐位时使用特制座椅维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90度,双足平放地面。体位管理能减少关节挛缩和肌肉痉挛,每日需调整体位多次。
2、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骨突部位使用减压垫。进食时抬高床头30度,选择糊状食物防误吸。每日进行胸部叩击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皮肤、泌尿系统状况,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并发症预防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
3、加强营养支持
根据吞咽功能选择糊状、半流质或鼻饲饮食,少量多餐保证热量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同龄儿童标准。监测体重和血红蛋白指标,营养不良时可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喂养时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呛咳引发肺炎。
4、促进功能训练
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轻柔缓慢避免拉伤。利用矫形器矫正足内翻、腕下垂等畸形,配合Bobath疗法抑制异常反射。引导完成抓握、翻身等目标导向性活动,逐步建立正确运动模式。训练需循序渐进,单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心理社会支持
通过游戏、音乐等建立亲子互动,避免过度保护限制能力发展。家长需学习行为管理技巧,用积极强化替代惩罚教育。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减轻照护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定期评估患儿情绪状态,抑郁焦虑时需专业干预。
护理期间需定期随访康复医师和营养师,根据生长发育调整方案。居家环境应移除尖锐物品,铺设防滑垫预防跌倒。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功能修复。注意观察癫痫发作先兆,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长需保持耐心,记录患儿微小进步以增强康复信心。
相关推荐
01:52
03:00
01:25
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