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心脏移植手术后需注意排斥反应预防、感染控制、药物管理、生活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措施包括严格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及接触感染源等。
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以降低排斥反应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排斥反应早期可能表现为乏力、心悸或低热,需及时就医。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术后3-6个月内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饮食需充分加热消毒。伤口护理要保持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体力活动需循序渐进,6个月内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从散步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葡萄柚及其制品影响药物代谢。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加入移植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
术后需终身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前3个月每周复查1次,稳定后逐渐延长间隔。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体重骤增或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随身携带移植急救卡,注明用药信息及主治医生联系方式。避免接种活疫苗,家庭成员接种疫苗需选择灭活类型。保持环境通风清洁,远离宠物粪便及盆栽土壤等潜在感染源。戒烟戒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维持BMI在18.5-24之间。通过规范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