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需注意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护理三个核心环节。手术方式主要有介入封堵术、开胸修补术等,具体需根据缺损类型、心功能状态等综合决定。
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评估心脏缺损位置、肺动脉压力及合并畸形情况。年龄较小的患儿需关注体重增长和喂养困难等表现,成人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艾森曼格综合征等手术禁忌证。合并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者需先控制基础病情,部分复杂病例需进行心导管检查明确血流动力学参数。
2、术中监测
手术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麻醉团队需密切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平衡。介入手术需注意封堵器型号选择,避免影响房室瓣功能;开胸手术需关注冠状动脉走行,防止损伤传导系统。复杂畸形矫正时可能需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需严格控制脑部降温温度和时间。
3、术后护理
术后48小时内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重点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引流量。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需定期吸痰,撤离呼吸机后需进行雾化治疗预防肺不张。需规范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口服溶液需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利尿剂如呋塞米片需监测电解质。
4、并发症预防
术后可能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湿冷,需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心律失常常见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植入后需限制活动。溶血性贫血多由机械瓣膜引起,需补充铁剂和叶酸片。出院前需复查超声确认无残余分流,复杂病例需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康复效果。
5、长期管理
术后3个月内需限制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时可进行步行训练。需终身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口腔治疗前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育龄期女性妊娠前需评估心功能,部分患者需继续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每6-12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出现心悸、紫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术后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避免高盐食物加重心脏负荷。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如腹式呼吸和吹气球练习。家属需学会监测脉搏和血氧,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避免前往高原地区,疫苗接种需咨询心内科医生。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瓣膜衰败或肺动脉高压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