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饮食是什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饮食需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可适量选择高钾食物、易消化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富含维生素食物及限制液体摄入量。
1、低盐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荷。建议使用香料替代盐调味,烹饪时用限盐勺定量。
2、低脂饮食
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优先选择鱼类、禽类等白肉。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饱和脂肪酸占比小于7%。可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动物油。
3、优质蛋白
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蛋白质,以鸡蛋清、脱脂牛奶、豆制品等易吸收蛋白为主。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为0.6-0.8克/公斤。避免过量蛋白质增加氮质血症风险。
4、高钾食物
选择香蕉、橙子、土豆等含钾丰富食物,但使用利尿剂患者需监测血钾。低钾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而高钾血症可能加重传导阻滞。建议根据血钾水平调整摄入量。
5、液体管理
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包括饮用水、汤类等。严重水肿患者需限制至1000-1500毫升。记录出入量,体重每日波动不超过0.5公斤为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饮食控制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注意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胃肠负担,进食时细嚼慢咽防止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