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出水了如何护理
湿疹出水时需及时清洁渗出液、保持皮肤屏障完整、避免搔抓刺激、使用药物控制炎症、预防继发感染。湿疹出水可能与急性期炎症反应加重、皮肤屏障受损、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渗液、糜烂、结痂等症状。
1、清洁渗出液
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浸湿无菌纱布轻柔擦拭渗出部位,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用力摩擦或使用碱性清洁剂,清洁后轻轻拍干水分。对于大面积渗液可配合冷湿敷,将4-6层纱布浸透0.9%氯化钠溶液后敷于患处5-10分钟。
2、修复皮肤屏障
在渗液减少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或医用凡士林,形成物理保护膜。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医用保湿剂如尿素软膏,每日涂抹3-5次。夜间可厚涂保湿霜后覆盖纯棉纱布,帮助角质层修复。
3、控制搔抓行为
为婴幼儿佩戴纯棉手套,成人可剪短指甲并打磨光滑。瘙痒明显时可轻拍患处代替抓挠,或使用冷藏后的保湿剂涂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避免搔抓导致渗液增多。
4、抗炎治疗
急性期渗液较多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薄涂1-2次。合并明显红肿时配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渗出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控制炎症后改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5、预防感染
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周围皮肤发烫时,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渗出液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保持患处通风干燥,避免使用封闭性敷料覆盖渗出部位。
湿疹出水期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室温维持在22-24℃减少出汗刺激。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洗澡水温不超过37℃,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若渗液持续3天未减少或伴随发热,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恢复期仍要坚持每日保湿护理,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