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右手骨折怎么办
小孩右手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处理、药物治疗、复位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右手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性应力损伤、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是首要措施,可防止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家长需选择儿童专用固定器材,避免压迫皮肤。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间通常需要3-6周。期间要定期检查固定松紧度,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
2、冷敷处理
骨折后48小时内可对肿胀部位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帮助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出血和肿胀。家长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禁止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需立即停止冷敷。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镇痛药。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需严格按说明书控制给药剂量和频次,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
4、复位治疗
明显移位的骨折需由骨科医生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儿童常见闭合复位配合石膏固定,复杂骨折可能需克氏针内固定。复位后需定期拍片复查骨痂形成情况。家长要防止儿童抓挠固定装置,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复位失败。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早期可做手指屈伸、握拳等被动活动,后期增加捏橡皮泥、转动手腕等主动训练。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康复期间可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功能恢复。
骨折后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食物。恢复期避免参加对抗性运动,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若发现固定松动、持续疼痛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复诊。家长要帮助儿童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完成整个治疗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