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疼怎么办
宝宝肚子疼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按摩缓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炎、肠痉挛、便秘、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
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肚脐周围,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放松肠道平滑肌,缓解肠痉挛引起的阵发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或疼痛加剧。
2、调整饮食
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改为米汤、烂面条等清淡流质。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奶粉喂养者可适当稀释浓度。幼儿期宝宝可少量多餐,选择蒸苹果、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豆类、西兰花等产气食物。
3、补充水分
每半小时给予5-1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伴随腹泻,可增加补液频次。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刺激胃肠引发呕吐。
4、按摩缓解
家长洗净双手后,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经脐周至左下腹,重复10-15圈。按摩力度以手指能压下1厘米为宜,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缓解功能性腹痛。哭闹时暂停操作。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肠痉挛可用消旋山莨菪碱片,便秘适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发热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注意餐具消毒,培养饭前洗手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记录宝宝疼痛发作时间、部位及伴随症状,如出现持续哭闹、血便、呕吐胆汁或腹部包块,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