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中医治疗原则介绍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保护肾功能和整体辨证施治。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中医认为其病机与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气血瘀滞等因素相关。
1、扶正祛邪
中医治疗强调补益脾肾阳气以扶助正气,常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配合附子、肉桂温阳。同时采用大黄、芒硝等泻下药祛除湿浊邪毒,通过发汗、利尿、通便等途径促进毒素排泄。临床常用方剂如真武汤加减,可改善患者乏力、纳差等症状。
2、调理气血
针对气血两虚证候,选用当归补血汤配合针灸足三里等穴位。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含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肾络瘀阻状态。研究表明,合理使用活血药物有助于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3、平衡阴阳
根据阴虚阳亢或阴阳两虚的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知柏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等经典方剂。对于阴虚火旺者,加用黄柏、知母等清热滋阴;阴阳两虚者则需仙茅、淫羊藿等阴阳双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改善内分泌紊乱。
4、保护肾功能
选用冬虫夏草、积雪草等具有肾保护作用的中药,通过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减轻氧化应激等机制延缓肾功能恶化。临床常用百令胶囊配合低蛋白饮食,能显著降低血肌酐上升速度。大黄䗪虫丸可选择性抑制肠道尿素酶活性,减少尿毒素生成。
5、整体辨证施治
需结合具体证候进行个体化治疗,如合并皮肤瘙痒加用地肤子、白鲜皮;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心悸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同时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结合耳穴压豆疗法,形成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综合干预体系。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水分及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清、鱼肉等。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严格遵医嘱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出现严重水肿或电解质紊乱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03
02:12
02:12
02:28
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