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吐了是什么原因
孩子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感染、食物过敏、肠套叠、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呕吐是儿童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胃内容物经口腔强力排出,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记录呕吐频率和性状,必要时就医排查病因。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进食过快或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呕吐。表现为进食后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未消化食物。家长需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单次喂奶量在90-120毫升,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6月龄以上婴儿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胃肠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通常伴随腹泻、低热症状。呕吐物多为胃液或胆汁样液体,每日呕吐超过3次需警惕脱水。家长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避免使用止吐药掩盖病情。血便或持续高热时需就医排除细菌性肠炎。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进食后30分钟内出现呕吐伴荨麻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中重度过敏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进行抗组胺治疗。
4、肠套叠
婴幼儿回盲部肠管嵌套可能导致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和胆汁性呕吐。发病高峰在4-10月龄,腹部超声检查可见靶环征。发病48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超过72小时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
5、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引发喷射性呕吐伴颈项强直、意识障碍。新生儿表现为前囟膨隆、尖叫样哭声。确诊需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治疗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疗程不少于14天。
家长发现孩子呕吐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尝试喂水。记录呕吐物颜色、量和伴随症状,血性呕吐物或持续腹痛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饮食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开始,避免油腻甜品。反复呕吐超过24小时或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