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治疗
急性骨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镇痛管理、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选择方案。
抗生素治疗是急性骨髓炎的核心手段,通常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后期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严重感染可能延长至8周。手术引流适用于脓肿形成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常见术式包括钻孔减压术和病灶清除术,可联合持续灌洗引流。镇痛管理需阶梯用药,轻中度疼痛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重度疼痛可能需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营养支持强调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康复训练在感染控制后逐步开展,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后期增加肌力训练预防功能障碍。
急性骨髓炎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减轻肿胀。饮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超过1.2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来源。康复期可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减少关节负荷,每日补充维生素D3滴剂促进骨骼修复。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患处红肿热痛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术后伤口保持干燥清洁,遵医嘱更换敷料,出现渗液增多或发热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