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的危害
老人骨折的危害主要包括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并发症、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影响及增加死亡风险。骨折后可能引发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继发问题,严重时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老人骨折后活动能力显著下降,日常起居需他人协助,独立生活能力丧失。髋部骨折患者中超过半数无法恢复原有行走能力。长期卧床可能诱发坠积性肺炎,因体位改变减少导致肺部分泌物积聚。卧床超过两周的患者出现压疮概率明显上升,骶尾部及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皮肤溃烂。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骨折后疼痛刺激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原有慢性病控制难度加大。
骨折造成的生理变化会加速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进展,形成恶性循环。营养摄入不足与代谢紊乱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失衡。尿潴留和泌尿系统感染在卧床老人中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交往减少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加速衰退。家庭照护负担加重可能影响照护者身心健康。
建议骨折老人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使用助行器减少跌倒风险。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穿戴弹力袜预防血栓。家属需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按时复查骨密度,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
相关推荐
02:08
02:24
02:08
02:19
01:3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疑似骨折算骨折吗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如果骨折有哪些反应
- 5 什么是骨折
- 6 骨折怎么引起的
- 7 骨折怎么处理
- 8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