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诊断金标准
脑膜炎诊断金标准是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样本,可明确病原体类型、炎症程度及颅内压力,对细菌性、病毒性、结核性等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脑脊液检查包括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区分感染性质,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病毒性则以淋巴细胞为主。生化检查中蛋白含量增高和葡萄糖降低常见于细菌或结核感染。微生物学涂片染色和培养能直接检出细菌、真菌,PCR技术可快速识别病毒或结核分枝杆菌DNA。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墨汁染色和抗原检测是特异性手段。部分疑难病例需结合脑脊液细胞学或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除脑脊液检查外,临床需结合病史、体征和影像学综合判断。发热、头痛、颈项强直是典型三联征,但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喂养困难或嗜睡。头颅CT或MRI可排除占位病变并评估并发症,如脑积水或脑脓肿。血培养、血清学检测对病原体溯源有辅助价值。免疫缺陷患者或治疗无效时可能需重复腰椎穿刺或脑活检。
出现持续头痛伴发热、呕吐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完善脑脊液检查。检查前需评估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禁忌证,操作中严格无菌避免医源性感染。确诊后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结核性及真菌性脑膜炎需足疗程治疗。恢复期需监测听力、认知功能等后遗症,儿童患者应定期评估发育指标。
相关推荐
01:40
02:08
02:45
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