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拉痛的原因是什么
脚踝拉痛可能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压痛等症状。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脚踝肌肉或韧带急性拉伤。常见于跑步、跳跃等运动中突然扭转脚踝,伴随皮下淤血和行走困难。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采用冰敷缓解肿胀,后期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严重时需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必要时拍摄X光片排除骨折。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动作如长时间站立、穿高跟鞋等易造成脚踝肌腱慢性炎症。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建议更换平底鞋,配合局部按摩和低频脉冲治疗仪缓解症状,日常可进行踝关节环绕运动增强稳定性。
3、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群因关节软骨退化引发无菌性炎症,疼痛在阴雨天加重,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软骨保护剂,配合超声波理疗改善局部微循环。
4、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常见于内翻扭伤,伤处出现明显压痛点和关节不稳感。轻度损伤可用踝关节支具固定3周,重度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康复期可进行提踵训练增强腓骨肌力,预防反复扭伤。
5、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夜间突发剧烈疼痛伴皮肤发红发热。需检测血尿酸值确诊,急性期可服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日常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护踝装备。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硫丰富的西兰花,有助于结缔组织修复。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关节变形、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MRI或关节液检查明确病因。夜间休息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晨起肿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