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股骨颈骨折护理
老人股骨颈骨折后需通过体位管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综合护理。股骨颈骨折多由骨质疏松、跌倒外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
1、体位管理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或旋转动作。使用梯形枕置于双腿间固定,翻身时需轴向整体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坐位时髋关节屈曲小于90度。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协助更换体位,减轻局部受压。
2、疼痛护理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分散注意力可通过交谈、音乐疗法实现,夜间保持环境安静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预防并发症
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下肢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使用气垫床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突处贴敷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4、营养支持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每日补充钙600mg和维生素D800IU。多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胶原合成。少量多餐避免腹胀,便秘者可食用火龙果、燕麦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2周后开始CPM机辅助被动活动。6周后逐步过渡到助行器辅助站立,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康复期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护理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异常。保持会阴清洁,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康复阶段建议配备防滑垫、扶手等适老化设施,外出使用轮椅代步。家属应学习正确搬运方法,定期随访评估功能恢复进度,出现发热、剧烈疼痛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