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是怎么样产生的
鼻涕是由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与外界吸入的颗粒物、微生物等混合形成的液体,主要功能是湿润鼻腔、吸附异物并抵御病原体入侵。
鼻腔黏膜分布着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腺,这些细胞会持续分泌清稀的黏液以保持鼻腔湿润。当空气进入鼻腔时,黏液会吸附其中的灰尘、花粉等颗粒物,同时黏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中和部分病原体。在健康状态下,分泌的黏液会通过纤毛运动被缓慢运往咽部并吞咽,每日分泌量约1000毫升,但通常不易被察觉。
当鼻腔受到冷空气、过敏原或病原体刺激时,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分泌会急剧增加,导致黏液变得黏稠且量增多,形成可感知的鼻涕。炎症反应还会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与黏液混合,可能出现黄色或绿色脓性鼻涕。部分人群因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或纤毛功能障碍,可能导致黏液滞留,进一步加重鼻涕分泌。
日常可通过保持室内湿度、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或过敏原刺激,避免用力擤鼻以防逆行感染。若出现持续脓性鼻涕、血性分泌物或伴随头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鼻喷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