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能出现夜惊、多汗、枕秃、骨骼发育异常、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维生素D缺乏主要与日照不足、饮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疾病、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夜惊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睡眠不安、频繁夜醒或突然惊醒哭闹。这种情况与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相关。日常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进行改善。若持续存在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
2、多汗
头部多汗是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特征,尤其在吃奶或睡觉时明显。这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吸收减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建议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及时擦干汗液避免着凉。同时应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AD软胶囊。
3、枕秃
后脑勺接触枕头的部位出现环状脱发,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局部汗液刺激和头部摩擦所致。需与生理性脱发鉴别,若伴随颅骨软化、方颅等表现提示佝偻病可能。护理时应避免使用过硬枕头,多进行俯卧位活动。临床常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配合胆维丁乳治疗。
4、骨骼发育异常
严重缺乏会出现肋骨串珠、手镯征、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改变。这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有关。需进行骨密度和X线检查,治疗需大剂量维生素D冲击疗法,如骨化三醇胶丸配合碳酸钙D3颗粒,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矫正畸形。
5、免疫力下降
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缺乏时易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足儿童患肺炎概率显著增高。除常规补充维生素D滴剂外,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感染期间可短期使用注射用维生素D3。
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需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手臂晒太阳。6个月内婴儿应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早产儿需加倍补充。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维生素D摄入,配方奶喂养儿要计算奶量中的维生素D含量。定期儿童保健时应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冬季或阴雨季节可适当增加补充剂量。出现骨骼变形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诊,避免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