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喉炎怎么治疗
儿童疱疹性咽喉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退热镇痛、补液支持、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喉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针对肠道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通过抑制病毒RNA合成发挥作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能增强局部免疫应答。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常规,避免与含铝镁的抗酸剂同服。
2、局部用药
咽部疱疹破溃后可选用康复新液含漱或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含有多元醇类成分,能促进黏膜修复。开喉剑喷雾剂含薄荷脑等成分,可缓解咽痛。使用前需清洁口腔,喷雾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具有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适用于肝功能正常患儿。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4、补液支持
因咽痛拒食时可给予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盐Ⅲ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5、预防继发感染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β-内酰胺酶阳性菌有效,头孢克洛颗粒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儿。用药前需明确过敏史。
患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3次,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尿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不可自行使用免疫增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