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后会引发哪些症状
股骨头坏死后可能引发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症状。股骨头坏死主要由外伤、长期使用激素、酗酒等因素导致,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1、髋部疼痛
早期表现为腹股沟区或臀部间歇性钝痛,久站或负重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转为持续性并放射至膝关节内侧,夜间痛明显。可能与骨内压增高、关节软骨磨损有关,需通过核磁共振确诊。
2、活动受限
髋关节内旋和外展功能最先受影响,患者难以完成跷二郎腿、穿袜子等动作。后期关节囊挛缩会导致屈曲受限,下蹲困难。此症状与股骨头塌陷后关节面不匹配直接相关。
3、跛行
因疼痛和下肢短缩出现代偿性步态,患肢支撑期缩短,躯干向患侧倾斜。双侧坏死时可呈鸭步态,伴随骨盆倾斜。X线显示股骨头变形后,跛行程度会进行性加重。
4、肌肉萎缩
臀中肌、股四头肌等髋周肌肉因疼痛性废用出现萎缩,患侧大腿周径较健侧缩小。肌力下降会进一步加重关节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需通过康复训练延缓萎缩进程。
5、关节僵硬
晚期因骨赘形成、关节囊纤维化导致髋关节固定于屈曲内收位,主动及被动活动均丧失。常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此时多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患者应避免负重活动,使用拐杖减轻关节压力;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控制血脂和戒酒,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血塞通片等药物延缓病情;定期复查X线监测股骨头形态变化,若出现静息痛或关节畸形需及时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