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完就吐怎么办
小孩吃完就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腹部按摩、补充口服补液盐、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吃完就吐可能与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胃肠炎、肠梗阻等原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喂奶时保持宝宝头部高于身体,避免平躺喂食。奶瓶喂养需确保奶嘴孔大小合适,避免流速过快。辅食添加应遵循由稀到稠的原则,每次引入新食物需观察3天。喂食后竖抱拍嗝15分钟,减少空气吞咽。避免在哭闹时强行喂食。
2、少量多餐
将每日饮食分为6-8次,每次进食量减少。两餐间隔保持2小时以上,避免胃部过度充盈。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苹果泥等半流质食物。进食速度需缓慢,每口食物咀嚼充分。餐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
3、腹部按摩
家长洗净双手后,用掌心顺时针按摩宝宝脐周。按摩力度需轻柔,每次持续5分钟。可在餐后1小时进行,促进胃肠蠕动。配合屈腿运动效果更佳。出现哭闹需立即停止。
4、补充口服补液盐
呕吐后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每次呕吐后喂服50毫升,分多次饮用。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配制。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果汁。出现尿量减少需就医。
5、遵医嘱使用药物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胃食管反流可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过敏性呕吐需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肠痉挛可用颠茄口服溶液。肠梗阻需禁食并住院治疗。
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从米汤开始逐步恢复饮食。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嗜睡、血便等危险信号。日常避免强迫进食,定期消毒餐具。6个月以下婴儿持续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