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是否肺结核做什么检查
怀疑肺结核时需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培养检查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咳嗽、低热、盗汗等,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痰涂片检查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筛查的基础项目,通过抗酸染色法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灵敏度有限,需配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留取晨起深部痰液可提高检出率,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
2、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纯蛋白衍生物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硬结直径,阳性反应提示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需结合临床表现评估活动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3、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可显示肺结核特征性病变,如上肺野浸润影、空洞形成等。该检查能快速评估肺部受累范围,但对早期微小病灶敏感性不足。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必要时可采用铅防护措施。
4、γ-干扰素释放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免疫反应诊断结核感染,不受卡介苗接种干扰。相比结核菌素试验特异性更高,但无法区分活动性与潜伏感染。该检查需抽取静脉血,适合免疫功能异常者的辅助诊断。
5、痰培养检查
痰培养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通过培养基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虽然检测周期长达4-8周,但能明确病原体并提供耐药性数据。建议连续3天留取痰标本送检,采样前需漱口减少口腔杂菌污染。
确诊肺结核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治疗期间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减少传播风险。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瘦肉、西蓝花等。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肝肾功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儿童及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可接种卡介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