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是什么
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驼背畸形、活动能力下降等。骨质疏松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质流失加速、骨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早期常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酸痛,尤其在久站、久坐或负重后加重。疼痛源于椎体骨小梁微骨折,可能伴随肌肉痉挛。日常可通过热敷、适度补钙、减少弯腰动作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干预。
2、身高变矮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通常累计减少超过3厘米需警惕。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可能伴随胸廓变形。建议定期监测身高变化,补充维生素D滴剂,必要时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
3、骨折风险增加
轻微外力如咳嗽、跌倒即可引发腕部、髋部或脊柱骨折,常见于绝经后女性。骨折与骨密度显著降低相关,需通过双能X线检测评估风险。预防性措施包括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增加平衡训练、居家防跌倒改造。
4、驼背畸形
多节椎体楔形变会形成驼背,严重时影响心肺功能。畸形进展缓慢,早期可通过支具矫正和核心肌群锻炼延缓。已形成结构性驼背者需评估是否需椎体成形术,配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缓解疼痛。
5、活动能力下降
因疼痛和骨折导致步行耐力降低、起身困难,可能合并肌少症。需进行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药物可选雷洛昔芬片改善骨质量。同时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继发性病因。
骨质疏松女性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元素,优先通过乳制品、豆制品等膳食获取,必要时联合钙剂补充。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激素替代治疗适应症。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增加扶手等防跌倒措施,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骤降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