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胎膜早破怎么办
发生胎膜早破可通过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监测胎心、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胎膜早破通常由感染、胎膜受力不均、营养缺乏、宫颈机能不全、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平卧位
发生胎膜早破后应立即保持平卧位,避免站立或行走,防止脐带脱垂。可在臀部下方垫高,减少羊水流出。同时注意观察羊水的颜色和量,若羊水呈现绿色或伴有异味,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感染,需立即就医。
2、避免剧烈活动
胎膜早破后应避免任何剧烈活动,包括咳嗽、打喷嚏时也要注意控制力度。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阴道冲洗,防止细菌上行感染。建议使用卫生巾吸收流出的羊水,并定时更换以保持会阴清洁。
3、及时就医
无论孕周大小,出现胎膜早破均需立即前往医院。医生会通过阴道检查、超声检查评估胎儿情况,并检测是否存在感染。孕周不足34周可能需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进胎儿肺成熟。
4、监测胎心
就医后需持续监测胎心率变化,通过胎心监护仪观察胎儿是否存在缺氧表现。若胎心率持续过快或过慢,可能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定期测量孕妇体温和血常规,警惕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
5、预防感染
胎膜破裂后细菌易上行感染,通常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可覆盖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若确诊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严重感染需及时终止妊娠。
胎膜早破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便秘增加腹压。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增强胎膜韧性。注意会阴清洁,每2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诱发宫缩。出院后需每周复查超声监测羊水量,出现发热、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异常需立即返院。
相关推荐
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