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新生儿是否得了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呼吸频率增快、口唇青紫、喂养困难、体温异常、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判断,需结合胸片检查确诊。新生儿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呼吸频率增快
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若持续超过60次/分钟需警惕。呼吸急促可能伴随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常见于感染性肺炎或胎粪吸入综合征。家长可用秒表计数胸廓起伏次数,测量时应保持新生儿安静状态。
2、口唇青紫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能出现中央性发绀,以口周、甲床最明显。早产儿更易出现呼吸暂停伴青紫,可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发现青紫应立即就医,避免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损伤。
3、喂养困难
肺炎患儿常出现吸吮无力、拒奶、奶量下降等情况,与呼吸费力消耗能量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呛奶后窒息,需警惕乳汁吸入性肺炎。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时保持半卧位。
4、体温异常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后可能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细菌性肺炎多见发热,早产儿肺炎更易出现低体温。测量腋温时应持续3-5分钟,正常范围为36.5-37.3℃。
5、肺部湿啰音
医生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或捻发音,提示肺泡渗出。衣原体肺炎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单声咳,B族链球菌肺炎可能出现呼吸呻吟。胸片检查可见斑片状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不张或胸腔积液。
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喂养时注意体位管理,喂奶后竖抱拍嗝。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弱,建议做好手卫生消毒,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出院后遵医嘱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