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骨折怎么治疗
脚踝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内固定等方式治疗。脚踝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石膏或高分子夹板固定骨折部位4-8周,限制关节活动促进骨痂形成。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避免早期负重。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压疮、关节僵硬等。
2、支具保护
用于骨折愈合后期或轻度骨折。可拆卸支具能在保护骨折端的同时进行适度功能锻炼,配合冷热敷缓解肿胀。选择时应确保支具贴合踝部解剖形态,每日佩戴时间控制在12-16小时。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愈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改善骨质疏松。药物需配合影像学检查调整疗程,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服药期间出现消化道不适需及时复诊。
4、手法复位
针对闭合性移位骨折,在麻醉下通过牵引、旋转等手法恢复解剖对位。术后需立即进行X线验证复位效果,成功率与骨折类型和医生经验密切相关。复位失败需考虑手术治疗。
5、手术内固定
适用于严重移位或不稳定骨折。采用钢板螺钉系统或髓内钉进行刚性固定,术后早期可开始被动关节活动。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内固定失效等,需严格遵循术后康复计划。
康复期应保持高钙饮食如牛奶、豆腐,每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骨折愈合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就医。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戒烟戒酒以改善局部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