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好发部位
心肌梗死好发部位主要有左前降支供血区、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左回旋支供血区、左冠状动脉主干供血区及后降支供血区。
1、左前降支供血区
左前降支是冠状动脉中最易发生梗死的血管,主要供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三分之二区域。该区域梗死常导致前间壁或前壁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伴随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治疗需立即开通血管,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2、右冠状动脉供血区
右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及后壁基底段。该区域梗死易引发下壁心肌梗死,可能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同时配合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
3、左回旋支供血区
左回旋支负责左心室侧壁及后壁供血,此处梗死可能导致侧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见特征性ST段改变。治疗需联合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4、左冠状动脉主干供血区
左主干病变虽少见但极其凶险,可导致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死亡率高。需紧急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可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抑制血小板聚集。
5、后降支供血区
后降支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少数起源于左回旋支,其供血区梗死可引起正后壁心肌梗死。此类患者需警惕乳头肌功能失调,治疗包括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注射液控制心率。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乙醇当量。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他汀类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