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性骨折什么意思
爆裂性骨折是指椎体受到垂直轴向暴力后发生的粉碎性骨折,常伴随骨块向四周移位,多见于胸腰椎交界处。
爆裂性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车祸撞击等垂直暴力导致,椎体在受压后发生爆裂,骨块可能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患者会出现剧烈背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伴随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可见椎体高度丢失、椎弓根间距增宽及骨块移位。治疗需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减压固定。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发生爆裂性骨折后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脊柱扭转或负重,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饮食需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骨骼愈合。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和渐进性负重练习,佩戴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疼痛加重或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