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会有哪些现象
药物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等现象。药物过敏反应主要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造影剂、血清制品等。若出现疑似药物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药物过敏最常见的早期表现,通常伴随局部或全身皮肤发红、灼热感。可能与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有关,常见于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后。轻度瘙痒可通过冷敷缓解,若持续加重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2、皮疹
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包括荨麻疹、固定性药疹、多形红斑等类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磺胺甲噁唑片、卡马西平片、别嘌醇片等药物易引发此类反应。皮疹可能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避免抓挠并及时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呼吸困难
支气管痉挛或喉头水肿导致的呼吸困难属于急重症表现,常见于静脉注射青霉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后。患者可能出现喘息、胸闷、声音嘶哑等症状,需立即吸氧并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延误处理可能引发窒息。
4、恶心呕吐
消化系统反应多发生在服药后30分钟内,除恶心呕吐外可能伴随腹痛腹泻。红霉素肠溶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易刺激胃肠黏膜。症状较轻时可少量饮用温盐水,持续呕吐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5、过敏性休克
最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脉搏微弱,常见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使用后。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同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预防药物过敏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过敏史,使用新药前应进行皮试。服药后出现口唇麻木、眼睑肿胀等先兆症状时需高度警惕。日常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易致敏药物,药品存放要避光防潮,定期检查有效期。过敏体质者就医时应主动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