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葶苈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水肿尿少等症。
1、泻肺平喘
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能泻肺中水饮痰火,适用于痰湿壅肺导致的咳嗽气喘。其有效成分如芥子苷等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缓解支气管痉挛。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引起的痰多咳喘,常与桑白皮、杏仁等配伍使用。
2、利水消肿
葶苈子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功能增加水液代谢,对心源性水肿、肾炎水肿等有一定改善作用。其利尿作用与所含强心苷类物质相关,能减轻组织间液潴留,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使用时多配伍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增强协同效果。
3、抗炎抑菌
葶苈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辅助治疗中,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4、强心作用
葶苈子含有的强心苷成分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该作用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导致毒性叠加。
5、调节血压
葶苈子的利尿作用可减少血容量,辅助降低血压,其活性成分还能轻度扩张外周血管。对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在规范用药基础上配合葶苈子可优化治疗效果。
使用葶苈子需注意其苦寒之性可能伤及脾胃,脾虚便溏者慎用。入药多经炒制缓和药性,常用剂量为3-9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配伍使用,孕妇及体弱者禁用。日常可搭配粳米煮粥缓解其峻烈之性,服药期间应低盐饮食并监测电解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