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鼻孔吐奶怎么办

1946次浏览

新生儿鼻孔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保持直立体位、及时清理呼吸道等方式缓解。新生儿鼻孔吐奶通常由贲门发育不全、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呼吸道受压、体位不当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让新生儿保持头高脚低位,身体呈30-45度倾斜,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大小,避免流速过快。喂奶过程中避免频繁更换姿势或移动婴儿。

2、控制奶量

按需喂养但单次奶量不宜过多,新生儿胃容量小,过度喂养易导致吐奶。可参考体重计算每日总奶量后分8-12次喂养,早产儿需更少量多次。观察婴儿停止吸吮、扭头等饱腹信号时应停止喂奶。

3、拍嗝

每喂5-10毫升奶后或喂奶中途停顿拍嗝,喂奶结束后继续竖抱拍嗝10-15分钟。采用坐位拍背法或肩部拍背法,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若拍不出嗝可让婴儿右侧卧位休息。

4、保持直立体位

喂奶后竖抱20-30分钟再放下,避免立即平躺或换尿布等体位变动。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选择右侧卧位减少反流。注意避免婴儿口鼻被遮挡,确保呼吸通畅。

5、及时清理呼吸道

吐奶时立即将婴儿侧卧,用吸球或纱布清理口腔鼻腔奶液,防止误吸。若出现呛咳、面色发绀等窒息表现,需采用背部叩击法急救并就医。反复严重吐奶伴体重不增时,需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等疾病。

日常需记录吐奶频率、量与性状,选择防胀气奶瓶,避免在哭闹时喂奶。母亲饮食应减少易产气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部分水解蛋白奶粉。若吐奶伴随发热、血便、喷射性呕吐或精神差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肠梗阻等病理因素。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保证每日尿量6-8次以上,多数生理性吐奶会随月龄增长逐渐改善。

相关推荐

土豆泥升糖指数高吗
土豆泥的升糖指数较高,煮熟捣碎后的土豆升糖指数可达70-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
长期大便不成形会有什么影响
长期大便不成形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诱发肛肠疾病、导致营养不良、引发电解质紊乱、增加心理负担。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结肠息肉等因素有关。
偏瘫想做脑瘤手术怎么办
偏瘫患者若需进行脑瘤手术,需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手术适应症及风险后决定。治疗方案需结合肿瘤性质、偏瘫程度及全身状况综合制定。
三岁男宝睾丸两边大小不一样有一年时间是怎么回事
三岁男宝睾丸两边大小不一样有一年时间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隐睾、睾丸肿瘤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脸上起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脸上起湿疹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等原因有关。湿疹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脱屑等症状,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