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从小营养不良该怎么办
成年人从小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治疗基础疾病、心理干预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营养不良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代谢异常或心理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每日保证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主食选择全谷物和薯类,避免精制碳水。采用少食多餐模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食品。合并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
2、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片如善存多维元素片、21金维他片,或针对性地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D滴剂等。严重缺乏时可短期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避免自行大剂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防止蓄积中毒。
3、治疗基础疾病
慢性胃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乳糜泻需终身无麸质饮食;甲亢患者需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代谢。合并寄生虫感染时需服用阿苯达唑片,炎症性肠病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
4、心理干预
对因厌食症或创伤性进食障碍导致营养不良者,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建立规律进食的生物钟,采用正念饮食法改善进食焦虑。家庭支持系统需避免强迫喂食,可通过共同烹饪重建饮食兴趣。
5、定期监测
每3个月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动态监测肌肉量和体脂率变化。记录饮食日记辅助营养师评估,孕期或术后等特殊阶段需增加监测频率。
长期营养不良者应避免突然高热量饮食,需循序渐进增加摄入。合并胃肠功能减弱时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运动康复建议从低强度抗阻训练开始。建立包含营养科、消化内科、心理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持续跟踪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水平。烹饪时可添加坚果碎或乳酪粉提高食物能量密度,夜间加餐选择易消化的藕粉或营养代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