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可能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前者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后者需警惕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
1、皮肤黄染
最早出现在面部,随后向躯干、四肢蔓延,轻压皮肤可见黄色消退。生理性黄疸的皮肤黄染程度较轻,日光下较易观察;病理性黄疸可能呈现橙黄色或金棕色,进展迅速。
2、巩膜黄染
眼白部分明显发黄,需在自然光线下检查。早产儿巩膜黄染可能早于皮肤表现,是评估黄疸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嗜睡反应差
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哭声微弱。若伴随吸吮无力或体温异常,提示胆红素可能已通过血脑屏障。
4、拒奶呕吐
喂养困难与频繁吐奶常见于溶血性黄疸患儿,可能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征象。
5、尿便异常
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陶土样大便可能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大便多呈金黄色但排便次数减少。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黄疸变化,记录喂养量与排泄情况。生理性黄疸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但出现四肢黄染、精神差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茵栀黄等药物,蓝光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母乳喂养母亲可暂停高脂饮食3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